陈小君教授在《当代法学》2025年第2期发表论文《我国家治理体系中《民法典》制度的守正与创新》。论文指出,当下再审视《民法典》,应摆脱一味的“解释论”视角,由部门实践向制度经验升华,最终向国家治理回归。为此,作为《民法典》权利法本质精神的意思自治,首先需要在个体自治维度与国家治理层面形成有效契合,有必要将权利自治理念落实于大众实践的日常细节。由意思自治引申出的形式公平可类推实质公平,借此极大程度地简...
2月27日上午,清远市清新区2025年2月第二期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区委书记刘建俊主持会议。我院名誉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法学)工作室首席专家”陈小君教授受邀专题辅导。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镇、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陈小君以《体现“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时代价值的中国民法典》为题,详细讲授了民法典定位及其“典”之内涵、民法典编纂背景与立法脉络、民法典的时代价值与现实...
2025年2月21日,由广外土地法制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法学院、“民法典时代土地治理体系公私法协同机制研究”广外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计划研究团队共同举办的“土地法制前沿论坛”第39期在广外北校区八教612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广外“云山资深教授”吉田邦彦作题为“成田机场征收诉讼与农民权益保护”的专题报告,围绕土地征收中公私权博弈展开深度学术对话。土地法制研究院名誉院长、广外云山(法学)工作室首...
王春业教授在《法学》2025年第2期发表论文《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运行的偏离与回归》。论文指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运行中出现偏离问题,学界或建议对其进行非诉讼功能改造,或强调检察机关在公共利益维护中的作用。行政公益诉讼应严格定位为诉讼制度,保持其诉讼的属性,不能使其衍化为一种协商调解机制。同时,检察机关虽具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能,但不能将其看作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唯一主体。必须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进行重新定位...
任颖教授在《中国法学》2025年第1期发表论文《数字法学范畴体系的分层结构与逻辑展开》。论文指出,作为跨法律部门的融合型学科,数字法学范畴体系并不局限于单一层次的范畴结构,而是遵循范畴分层法则的要求,形成基石范畴、基本范畴、具体范畴三阶构造。基石范畴层级的本体论范畴、价值论范畴、方法论范畴,在基本范畴层级转化为对象范畴、价值范畴、方法范畴,在具体范畴层级转化为要素范畴、宗旨范畴、技术范畴。数字法学范...
地址: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第八教学楼613室
邮编:510420
电话:020-36635583
电邮:gdfzyjy2019@163.com
![]()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法治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