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法治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院)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广东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广东省本科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广东省高校法学院院长联席会议2024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1-07


2024年11月2日上午,广东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广东省本科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广东省高校法学院院长联席会议2024年学术年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承办。省内各高校法学院院长及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会议。

 

153B1C


会议合照

会议开幕式由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悟真教授主持。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邹浩,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姜琳,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本科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石佑启教授先后致辞。

7AD9E

蒋悟真主持

邹浩对与会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广东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对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的信任与支持,指出本次会议专家学者围绕“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对于进一步推动法学教育改革创新、提升法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专家学者能够凝聚共识、集思广益,为破解法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贡献真知灼见。

70F6E 

邹浩致辞

姜琳指出,法学教育乃国之重器,关系着法治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承载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期望。会议主题高度契合并践行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基本要旨,及时回应国家对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她还强调在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将法治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72931

姜琳致辞

石佑启指出,本次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践行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法学教育理念,深化法学教育改革,促进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回应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对法学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广东应充分利用自身地缘优势,改革和创新涉外法治教育模式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港澳法学教育界的联系,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法学教育合作,凸显法学教育“国家所需、湾区所急、广东所能”的担当作为。希望与会专家学者总结凝练法学教育的广东经验,集思广益探索法治人才培养的广东方案,为我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法治力量。

7629C

石佑启致辞

开幕式后,会议分设三个专题展开主题研讨。专题一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的‘新法科’建设探索”,由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佑武教授、暨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吴欣望教授主持。肇庆学院法学院院长许英教授以《地方高校与法治实务部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探索》为题,指出协同育人模式对培养法学专业人才的意义,强调法学院校与法治实务部门进行深度衔接的重要性。佛山大学法学院院长王继远教授以《新文科背景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路径选择》为题,提出将理工科课程融入知识产权专业课程设置中,为创新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建言献策。广东金融学院法学院副院长莫然教授以《刑事诉讼法学开展课程思政的理念转变、内容架构与教学设计》为题,提出通过探索虚拟仿真技术打造有生命的课程思政,实现法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黄旭东副教授以《“新文科”视野下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路径》为题,强调法治人才的培养应以德法兼修为方向,针对法学教育实践环节成效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广州航海学院鲁润芫副教授以《新法科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研究》为题,指出新法科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为新法科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提出建议。与谈环节,中山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董淳锷教授、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张显伟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黄喆副教授在总结五位发言人发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出法律实验室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课堂思政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找到课程与思政的契合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基础设施方面支撑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的转变。

134607

专题一“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的‘新法科’建设探索”主题研讨

专题二为“数字时代法学教育的转型与变革”,由广东警官学院科研处处长何国强教授、嘉应学院政法学院院长蔡国芹教授主持。广东开放大学原副校长孙平教授以《教育数字化与教育法律人类学的关系》为题,指出教育数字化的负面影响并提出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法律问题。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法学院院长梁玉霞教授以《中国法学教育:目标与路径的悖反与制度重塑》为题,指出当下法考存在五大方面问题,并从明确法学教育目标、完善法考制度、改革法律人入职检法司机关的条件和方式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广州新华学院讲师冯家欣以《法学类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建设现状与思考》为题,阐述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状况、发展优势、现存问题与完善措施。广州大学法学院讲师段陆平博士以《“四维融合 一体贯穿”:法学一流综合课程群建设的模式创新》为题,强调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数字时代带来的新挑战,以“贯穿式教学”为抓手的法学一流综合课程群建设模式可以为“新法科”教育转型变革提供助力。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叶竹盛副教授以《法学实践教育的“高仿真全流程鉴定式案例教学法”》为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享了高仿真全流程案例鉴定式教学法的实施背景、实施方式与实施效果。与谈环节,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孔繁华教授、广东金融学院法学院张长龙教授、东莞理工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院长郑玉敏教授结合五位发言人的发言内容,分享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经验,提出法学课程设置应“先做减法再做加法”,而且要发挥政府、社会、学校各层面的作用。

10BB8A

专题二“数字时代法学教育的转型与变革”主题研讨

专题三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创新”主题研讨,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黄俊辉教授、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刘澍教授主持。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王海洋博士以《粤港澳大湾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为题,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存在师资短缺、法律资源共享受阻等问题,强调抓住“一个中心、两个支点、三个区域、四个素养”的人才培养深层逻辑,为大湾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提供改革方案。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杜承秀教授以《涉外海洋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探析》为题,阐述了涉外海洋法律硕士培养存在的机遇与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完善建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谭宇生副教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当代国际法学的融入与指向》为题,指出西方国际正义理论侵蚀了国际法学的科学性,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和而不同”,能为当代国际法发展指明方向。广州商学院法学院讲师许顺福博士以《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广州市为例》为题,从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出发,借鉴日韩经验,构建涉外法律人才的评价体系并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谈环节,广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明教授、华南农业大学法政学院系主任杜国明教授、惠州学院政法学院袁文峰教授,对四位发言人的发言内容进行进一步延伸思考,提出宏观理解时代背景、微观着手教育改革,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能力培养、师资力量培育、就业路径拓宽等方面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E36CF

专题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创新”主题研讨

闭幕式分为颁奖和会议总结两个环节。颁奖环节由广东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法治研究院副院长王荣珍教授主持。广东省法学会研究部主任郑佳娜,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悟真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法治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小君教授为获奖者颁奖。

 

A70EF

王荣珍主持颁奖

B5590

获奖者和颁奖嘉宾合影

颁奖完毕,会议总结环节由广东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友好教授主持。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吴家清教授总结发言指出,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富有时代特色,参会人员各抒己见、横向拓宽、纵向深入、集思广益,为新时代广东法学教育改革发展贡献了智慧。受此启发,吴家清教授提出推动法学教育改革还需思考如何处理好国家、社会、学校在法学教育改革中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法学学科创新与学科规范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法学教育改革宏观面向与微观面向的关系等,发人深思,启发思考。

最后,本次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83605

张友好主持会议总结

7FD50

吴家清总结发言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法治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院)版权所有